新闻动态


山东海上风电“三连跳”后,又传出什么“王炸”消息

发布时间:2024-11-28 09:20:32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山东,在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引领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积极的政策响应,在海上风电领域一路高歌猛进,从蓝图规划迅速走向实际建设的辉煌,成为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璀璨新星。

回顾“十三五”时期,山东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初露锋芒。尽管当时海上风电才刚刚起步,仅有15MW 的样机如萌芽般试探着大海的力量,但其中蕴含的潜力却如待喷发的火山。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山东海上风电宛如踏上了高速列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2021年,随着海上风电补贴进入倒计时阶段,项目建设掀起了抢装热潮,近2.1GW 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此后,成果斐然可观,在2022年和2023年,山东省新增并网海上风电规模分别占据全国新增规模的40%和31%,达到了200万千瓦和211万千瓦的佳绩。而在今年,更是有望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150万千瓦,预计在年底全省海上风电装机总规模将一举突破600万千瓦大关,远超原本规划于 2025 年的目标,实现规模令人惊叹的“三连跳”。从规划蓝图到实际行动,山东海上风电以燎原之势在绿色能源赛道上飞速前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近海逐步向着深远海的领域不断拓展延伸,山东的海上风电项目拓展的步伐从未有过片刻停歇。从半岛南绵延至半岛北,从渤海之畔拓展到黄海深处,山东省的海上风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其中,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作为山东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年发电量约9.4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29万吨,不仅展现了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也为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此外,以华能山东半岛北 BW 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海卫(乳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以及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项目(G 场址)等为代表的标志性工程,引领着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这些项目不仅装机容量庞大、发电效率卓越,而且在技术创新、环保效益等方面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意义远不止于规模的扩张,其更是技术与产业链协同共进、相得益彰的典范。在先进的风电装备制造环节,众多国际国内龙头企业例如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天顺风能、东方电气等纷纷入驻山东,带来了前沿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从专业高效的运维服务来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对设备的实时监测与精准维护。在风电场建设方面,精心规划与布局,融合前沿的风电技术研发,产学研深度融合,恰似紧密咬合的齿轮,推动山东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逐步完善成型,产生强大的集群效应。

与此同时,山东省全力以赴打造中国北方风电母港,并设立海上风电科研中心和运维基地,为海上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大幅提升了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